90年代开得起一辆大众桑塔纳,不比现在开500万的劳斯莱斯差。90年代的大众桑塔纳卖到20万元左右,名叫“大众”的车,却是大众买不起的存在。大众在我国的发展,以及它营造的“高级感”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。
在丰田车的“车到山前必有路,有路必有丰田车”这句响当当的广告语之前,其实早在30多年前的1987年大众就位桑塔纳亮出了“拥有桑塔纳,走遍天下都不怕”的标语!
在当时,被称为汽车老三样的“桑塔纳、捷达、富康”,是很多人高攀不起的车子。而其中的两样“桑塔纳和捷达”,都是大众生产的。
说起来,大众在我国的发展有着辉煌的历史。直到今天,同样也会有人把大众和高级感联系在一起。那么,大众到底高不高级?高级感又体现在哪里?
历史原因造就的高级感,当时的桑塔纳价格从6万元开始,像“直升机”一样升到20多万元
80年代,国内的经济水平还是比较落后,工业基础很薄弱。那时候,我国的汽车工业正处于计划起步的阶段,急需要和国际上技术先进的车企合作,以互利共赢的合作方式来学习和发展自己汽车工业。
在大计划和方向的指引下,德国大众汽车很快和我们谈妥了合作方式。1984年,成立了上海大众合资公司,这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事件。
当时国内生产的大众汽车就是桑塔纳,是按照我方的要求“要有商务性、中档车”等要求来做的。这款车实际上就是第二代帕萨特,在德国叫Passat,而在我们这边则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一种旋风“Santana”,音译为“桑塔纳”来命名,或许是希望这款车在市场上能像一阵旋风一样,受到关注和欢迎。
1986下线的桑塔纳售价6万元,次年升到10.5万,1988年升到14万,1989年为17.97万。到1993年年底开始,各地市场上的桑塔纳居然普遍在售价20~22万一辆!
大众桑塔纳节节上升的价格,在当时给普通人一种无法实现购车梦的感觉,毕竟每隔一年,车就贵了一点,离梦想也就更远一点。这样看来,在心理上就感觉大众有点高级感。
1993年我的父亲一个月工资才300元左右,当时家里花了1万来块买了一辆男装125摩托车,周末读初中的我,开出去带同学到镇上遛两圈,已经是很拉风的了。对于想买一辆20来万的汽车,是一件“不敢想象”的事。
而村里那个时候,加起来合计拥有摩托车的人家也就两三户。不像现在,逢年过节的,百万级别的奔驰、宝马、路虎揽胜在村里都有了,甚至还有人买了宾利。
在那个国内汽车工业落后的时代,有辆万元摩托车都很自豪了,更别说20多万的大众桑塔纳。在当时如果开一辆桑塔纳出去,放在今天,就相当于我们开个劳斯莱斯、宾利等车出街的待遇。
当时造就大众高级感的,总结起来有这些原因。
首先在客观上,大众的竞争比现在对手少,物以稀为贵,大众也有比较大的定价权,桑塔纳20来万,捷达10多万一样。
同时,当时国内普通人的消费能力有限,大多数人买不起,车子就更容易显得高高在上。再者,大众比较早在国内量产,市场的认可度比较高。
再者由于产能不足,相对现在来说,当时汽车是供不应求的工业品。不说大众桑塔纳、捷达,如果能开上一辆汽车,别管什么品牌,相对而言会很高级。
精准工艺、工匠精神
大众等德系车的精准工艺、高要求的工匠精神,是被多数国人所认可,并值得我们去学习的。在当时合资生产桑塔纳的时候,曾经发生过一件让人深思的事。
当时按照国产化造车的要求,大众的零配件逐步不再从外国进口回来,然后再在国内组装汽车,而是开始在国内生产零配件。这个过程并不顺利。
有一次,上海大众公司里面的德国技术专家在车间检查中,发展一批冲压零配件的表面有缺陷,不符合他们的高标准。于是,德国专家马上安排人员把这批零件当报废品处理,把它们统统扔进了报废箱。
然而,我们的员工认为这批零件只是表面有缺陷,弃之可惜,于是出于节俭的心态,把零件悄悄地拿回来,准备把零件的表面缺陷打磨好再重新利用。
不知怎么的,这事被大众德方专家知道了,专家耗费心思找回这批零件,一不做二不休,干脆拿榔头把这批零件都要完完全全的砸毁变形,无法再被修复,再扔进废品箱。我方老职工为此心里很难过,也和德方专家僵持不下。
后来,我方员工逐渐认可并接受了德方专家对汽车质量的高标准要求,力求做到“零缺陷”。在这个过程中,实际上国产的零件也做到越来越高水平。
大众汽车的工艺精准度,以及严格的工匠精神,使得当时生产的大众汽车的质量比较高。我们经常听“开不坏的丰田”,实际上开了二三十年,同样好好地在路上跑的大众捷达、桑塔纳等也很多。
大众汽车的精准工艺,不止于各个零部件的精密,各配件的化整为零称为整体,追求更高的造车质量,甚至还细分到每个零配件都设定的使用期限,到期就要更换。
这是这样,由于大众车当时的高质量,不容易出故障,也受到国内消费者的认可,无疑能给它的品牌附加更高级的印象。
老司机口中流传的“不怕奔驰和路虎,就怕大众带字母”,让人感觉大众“高深莫测”
“不怕奔驰和路虎,就怕大众带字母”,说的是车尾带字母的大众车惹不起。
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见到比较多的豪车品牌就是奔驰、宝马、奥迪等的高端车,例如奔驰S、迈巴赫、宝马7、奥迪A8,再往上就是玛莎拉帝、保时捷,宾利,劳斯莱斯……
开普通的入门级车在路上遇到豪车,我们一般处于安全考虑,不会跟得太近,因为豪车的性能比较好,刹车距离比较短。比如道路前方遇到问题,豪车一踩刹车很快就能停下来,而后面的入门级车如果跟得太近又刹不住,很可能就会发生追尾。
而对于追尾事故的责任认定,十有八九是后车全责,这就涉及到高额的赔付费用。所以,一般人开车,遇到豪车都会尽量避让一点。
而大众又怎么算得上豪车呢?原因是大众以前生产过一款带字母的高级豪车——辉腾。这辆车的外观看着平平无奇,显得很低调,可能会被误认为和二三十万的帕萨特、迈腾差不多,实际上它的指导价为75~253.18万。对标的是奔驰S、宝马7、奥迪A8。
当时,有车主和大众“带字母的车”发生追尾,还瞧不起大众,结果可想而知,高额的赔付费用让他大吃一惊。“不怕奔驰和路虎,就怕大众带字母”,也成为一个梗。
大众的车系比较全,从几万到几十万,乃至百万级别都有。对于缺乏汽车知识的人来说,也是一个高深莫测的问题。开一辆大众车出去,先不说也多高级,反正也不低级,说不值还是百万级。
不过到了现在,大众的辉昂、新款帕萨特、途锐等一些二十万级别以上的车,都逐渐在尾部加上字母字样的设计。虽然看起来还是有一定的档次,到已经没有了以前的辉腾那么让人印象深刻。
大众车的车型多,三大件技术比较成熟,也是大众被认为高级的原因
在国内销量最高的合资汽车品牌就是大众,这一点连丰田都不是对手。大众集团2020年在我国销量合计385万辆,继续保持总销量领先的地位。高销量的背后,大众有哪些优点?
1、车型覆盖面广,更新迭代快,而且每个档次的车都有不止一款可以给消费者选择。同时也利于大众长远发展和品牌形象维护。比如,一个款车出了较多问题的时候,例如之前的速腾出现了故障,以及被召回事件,那么它可以很快推出新速腾。
2、大众发动机的涡轮增压技术比较成熟,例如它的入门级车一般会配备的1.2T和1.4T的EA211发动机,以及中高级车搭载的1.8T、2.0T的EA888发动机,使得大众的车开起来相对其他不少的车有动力上优势,加速更快,同时油耗也不高。比如大众高尔夫因为在同级车中对车动力好,也被称为“小刚炮”。
3、大众车的底盘调教技术底蕴深厚。车的滤震、减噪音,行车时比较稳定的高级感,水平的确比较高。所以开高速比较稳,噪音比较小,在操控和乘坐的舒适性都可以。
4、大众车的干式双离合故障率比较高,顿挫感比较明显,这是它的缺点。但是大众通过研发出湿式双离合,大大改变了这一缺陷。虽然说双离合在质量稳定性方面不如AT变速箱,但是也比它的对手日系车的一些CVT变速箱好。
它的高级感,还有来自大众集团的实力强大的因素
大众集团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,旗下的汽车品牌除了大众之外,还包括斯柯达、奥迪、保时捷等。说大众高级,可能比较牵强。但是奥迪和保时捷却是名副其实的豪车品牌。
这就给了一些人在语言和心理上给自己带来强行的高级感,认为奥迪、保时捷也是大众集团造出来车,和大众关系密切,这是属于连带起来的高级感。
结束语:
高级感本身就是一个很主观的体会,每个人对车都有不同理解和追求,我们喜欢和认可的车是否高级,和别人的也不一样。
在我看来,“大众”这个名字很普通,也很接地气,而大众车的销量也很接地气,获得很多消费者的认可。而消费者的认可,本身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证明它在买它的消费者心中是过得去的,是高级的。而其他品牌、车系的车主同理也一样。
一方面大众车由于历史、技术底蕴、企业的实际等,的确会带来一点高级感。另一方面,大众车主基数大,加上没有人会说自己的车是低级的,反而一般都会说自己的车好,“高级感”也有口口相传的力量的原因。
写在最后,一辆车高不高级,带来的面子问题。而一位车主的素质高不高,是里子问题。我认为里子比面子更重要。
车高不高级不是很重要,如果车主素质不高,开车又不文明不懂礼让,开再贵再豪华的车也没有什么了不起,也不会受到他人的尊重。
但是如果一个人的素质很高,即使开普通车,也会受到他人的敬重。与其开高级车,还不如先做个文明的车主
最新评论